以前 讀西洋史時
就知道哈布斯堡家族(Habsburg)
但並沒有特別的興趣 也沒有多加研究
不過
當我在今年四月 看到這篇報導
開始讓我對這個權傾一時的家族大大感興趣了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報導
哈布斯堡(Habsburg)家族在歐洲大陸非常顯赫,成員曾統治過西班牙、奧地利、匈牙利、比利時、荷蘭和德意志等帝國,堪稱王室中的王室。不過,哈布斯堡家族為維持王室血統純正,盛行近親結婚的傳統。科學家發現,這是造成哈布斯堡王朝走向毀滅的關鍵。
研究指出,由於近親結婚影響,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末代君主查理二世身體、心理殘缺,無法生育子嗣,也因此終結了其家族在西班牙的統治。
倫敦泰晤士報報導,查理二世「大舌頭」,導致說話困難,會流口水,而且有家族傳統的「哈布斯堡鄂」,也就是下顎特別長而突出。此外,查理二世身材矮小瘦弱,4歲才會說話,8歲才會走路。他的兩個妻子還說,39歲過世的查理二世有不舉、早洩的毛病。
參與研究的西班牙聖地牙哥大學教授阿法雷茲說,「他(查理二世)30歲時看起來像個老頭,雙腳、雙腿、肚子和臉臃腫。晚年時他幾乎無法站立、出現幻覺,有時會抽蓄。」
這項調查了哈布斯堡家族超過3000人、超過16代的研究指出,查理二世的症狀並非偶然,而是歷代近親結婚的直接影響。查理二世的父親(菲利普四世)是他母親的父執輩、他的曾祖父菲利普二世也是他曾祖母的父執輩,而他的祖母同時是他的姑姑。
由於近親通婚,後代基因組成的相似程度會不斷增加,在西班牙王朝的創建者菲利普一世時,他的基因與後代的一致度為2.5 %,到了第七代,也就是查理二世時,父親和子女的基因一致度已經達到25%。
阿法雷茲還發現,雖然沒有一般家庭因貧窮而面臨的健康問題,但哈布斯堡家族的嬰兒或兒童死亡率比一般尋常人家高出甚多,10歲以前王室成員有一半死亡,比起當時一般家庭20%的死亡率高出一倍以上。
------------------------------------------------------------
儘管 哈布斯堡家族已經在歷史中凋零
但 這個偉大家族最輝煌燦爛的徽記
曾深深印在奧地利的歷史上
熊布朗宮Schloss Schonbrunn
熊布朗宮 又稱為美泉宮或麗泉宮
為哈布斯堡王族的夏日宮殿
為一典雅優美的巴洛克式建築
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族傳到查理六世時
由於未留下任何男性繼承人
因此由其女兒瑪麗亞泰瑞莎(Maria Teresa)於1704年加冕為
「哈布斯堡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女皇」 同時也成為匈牙利女王
泰瑞莎女王擴建了熊布朗宮
她不僅在這裡日理萬機 還生養了16個子女!!!!!! (倒!!!!...0<=<........)
熊布朗宮的大門
整個宮殿的外觀正大和諧
宮殿建築使用的黃色 被稱為「泰瑞莎黃」 是泰瑞莎女王最喜歡的黃色
這鮮明的色彩 讓熊布朗宮儘管歷史悠久 卻有種歷久彌新的美感
雖然宮殿外觀並非特別華麗
但宮殿的內部非常奢華 滿室鑲金的陳設和水晶燈
盡顯王室華貴氣派
共計有 1441 個房間 其中有 45 間可供參觀 但禁止拍照
這個充滿權力的奢華家族 將女兒嫁入歐洲各皇室, 兒子則娶各國的公主
透過王室間的聯姻 來確保王權
因此
哈布斯堡的王權 遍及法國 西班牙 德國 奧地利 匈牙利等等大半各歐洲疆土
熊布朗宮最初 是在1696年 由當時的國王利奧波德一世(Leoplod I)
命維也納的首席建築師Erlach以巴黎凡爾賽宮為藍圖而設計
因此熊布朗宮帶著法國凡爾賽宮的影子
尤其 美麗的宮廷花園和四周的參天巨樹 很像凡爾賽宮的雙胞胎姊妹^^”
在 林間步道散步 愜意又舒暢
但熊布朗宮美麗的噴泉 就是凡爾賽宮比不上的了
熊布朗的意思就是「美麗的泉水」
據說 熊布朗宮的美麗泉水 會讓人喝了變美
海神噴泉
噴泉的雕塑是來自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故事
海神噴泉高達數層樓 從下仰望 有種仰看天神的感覺
熊布朗宮的花園美麗而廣大
徜徉其間 令人心曠神怡
從遠遠地就可以看見
遠處的山坡上 佇立著一棟希臘神廟式的建築
氣。勢。磅。礡!!!
這宏偉的建築稱為Gloriette 建造於1775年
為紀念泰瑞莎女王戰勝普魯士而建
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損毀 並分別在1947和 1995二度重建。
爬上山坡後
典雅又宏偉的Gloriette 近在眼前
從這裡可以遠眺 熊布朗宮 和維也納全市
寬闊的視野 不僅讓人心境豁然開朗
心情也沉靜下來
熊布朗宮不僅是屬於奧地利的
也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已於1996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裡不僅有著美麗的歷史建築
許多的歷史人物都曾在這裡留下他們生命的一頁
法國史上最著名的王后瑪莉安東尼 也是來自哈布斯堡家族
她是奧地利泰瑞莎女王之最小的女兒
話說
音樂神童莫札特六歲時 曾獲邀來到熊布朗宮表演
當時年幼的莫札特 在演出前因為緊張而滑倒
一旁的小公主瑪莉亞安東尼扶了他一把
年僅六歲的莫札特就此墬入愛河 還發下豪語說將來要娶公主.........
然而 莫札特後來窮困潦倒, 英年早逝
而當年的公主也在王族聯姻的政策下 遠嫁法王路易十六(其實是她的表親)
在凡爾賽宮中過著豪奢 卻不快樂的生活
法國大革命時 成為階下囚 一夕之間白了頭髮
最終被送上了斷頭台 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坐在長椅上
望著 皇族的老鷹家徽 和倒映水中的Gloriette
哈布斯堡家族的美麗哀愁
彷彿 就靜靜地 在歷史長河中流動....................
維也納藝術史美術館
Wiener Kunsthistorische Museum
維也納藝術史美術館 是世界第四大藝術博物館
收藏了哈布斯堡王朝數百年以來的藝術珍品
從古希臘、羅馬、埃及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各種名家雕塑 畫作
除了諸多藝術名品之外
藝術史美術館本身也是個偉大的藝術品
從進入大廳開始 每一個角落都是雕樑畫棟
館藏 依類別區分樓層展
這些華麗的展示間中 全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寶藏
美術館中庭 是美麗典雅的餐廳
古典中有帶著現代感
在那裡 就連咖啡 都覺得特別有股藝術味~~^0^
寬敞挑高的畫室 四周懸滿名畫
逛累了 隨時都可以坐在舒適的沙發上休息
參觀美術館 成了一種享受
館內世界級的名畫非常多
拉斐爾
魯本斯
pieter Bruegle d. A.
在藝術史美術館中 最著名的畫作是----------------
由宮廷畫家 維拉斯奎茲Diego Rodriguez de Silva y Velazquez所繪
瑪格麗特 泰瑞莎公主的畫像
這幅畫繪於瑪格麗特 泰瑞莎公主3歲時
瑪格麗特‧泰瑞莎公主為西班牙公主
自幼被其父西班牙國王菲利浦四世 ( Philip IV)許配給
神聖羅馬帝國皇儲利奧波得一世(Leopold I) (也就是一開始建造熊布朗宮的國王)
而其實利奧波得一世是小公主的舅舅
利奧波得一世的父親其實就是小公主的外公
(事實上 當時整個西班牙及奧地利的王室 幾乎都是表哥娶表妹 甥女嫁舅舅
這樣剪不斷 理還亂的王室聯姻
於是 表哥可能同時是叔叔 表妹可能同時是阿姨)
許婚後的小公主仍住在西班牙
為了讓奧地利了解小公主的情況
每二至三年都會為小公主畫肖像 送至奧地利
這幅畫繪於瑪格麗特.泰瑞莎公主8歲時
瑪格莉特公主15歲時 終於嫁到奧地利 當時利奧波德26歲
婚禮於1666年12月12日在維也納舉行
當時的國王裴迪南三世,非常疼愛瑪格莉特公主 因為小公主其實是他的孫女
為了慶祝婚禮 特別請義大利歌劇作曲家Cest為創作了一部歌劇--------
「金蘋果」
這部華麗的歌劇比傳統的3幕多2幕,需要24次更換布景
48名獨唱者 加上一個芭蕾舞團 和大型管弦樂團
演出時間長達8個小時
爭奪金蘋果的3位女神 希拉、雅典娜、維納斯
最後將金蘋果獻給瑪格麗特公主
表示瑪格麗特 集智慧、勇敢與美麗於一身
瑪格麗特公主於1673年因難產而去世,年僅22歲
由於 瑪格麗特與里奧波得一世其實是近親通婚 基因太過接近
她所孕育的的六個孩子 有兩個流產 三個不到一歲便夭折
僅有長女瑪利亞.安東尼長大成人
尊貴的瑪格麗特公主一生榮華
卻也是近親通婚的受害人
哈布士堡家族 確實透過王室間的聯姻 確保了王權和血統的純正
但 正由於這些歐洲皇室全都是血脈相連的親人
以致數代後
血緣已近得讓遺傳疾病 成為家族無法擺脫的宿命
霍夫堡 Hofburg
霍夫堡一直以來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宮
一直到1918年前 奧地利的國王都在這裡綜理國務
今日 霍夫堡則是奧地利的辦公處所
霍夫堡外觀雄偉 氣勢非凡
四周有許多栩栩如生 充滿力與美的巨大雕像
據我觀察 奧地利雕像 和義大利雕像最大的差別
就是-----------------
義大利雕像都是全裸的!!!(^0^)b XDDDDDDDDDDDDD
霍夫堡 還有長達四百年歷史的馬術學校
皇宮內部雖然豪華
卻極為優雅
霍夫堡內部開設了sisi博物館 供民眾參觀
美麗的sisi公主
sisi曾被稱為歐洲最美麗的女人
她對身材和外表的維持 異常執著
常常花費許多時間梳理她那頭美麗的長髮
sisi公主 原名Elisabeth Amalie Eugenie
sisi是她的暱稱
1837年12月25日 出生於德國慕尼黑,是巴伐利亞女公爵與公主
她的童年生活自由快樂無憂
sisi的母親(巴伐利亞的露多維卡公主)努力栽培美麗的姊姊海倫
希望姊姊有朝一日能成為皇后
1853 年伊莉莎白隨她母親與姊姊海倫赴奧地利
原定計劃是希望海倫能引起其表哥
也就是奧地利國王法蘭茲 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的注意
但約瑟夫一世卻對當時未滿 16 歲的sisi一見鍾情
兩人於sisi公主16歲時在維也納結婚 sisi後來成為奧地利皇后
嫁入奧地利皇室的sisi 從一開始就難以適應哈布斯堡宮廷的繁文縟節
又和婆婆(皇后)不合 因此她在皇宮裏非常寂寞
婚後她生了三個孩子蘇菲、吉賽拉和太子魯道夫
但從孩子一出生就被抱走 因為皇后認為sisi沒有能力撫養小孩
sisi無法跟孩子親近 後來她與約瑟夫的感情也惡化 讓她更加不快樂
而且 她也有家族遺傳的精神抑鬱(憂鬱症)
後來 她離開奧地利 開始長年在歐洲各國旅行
sisi當時在奧地利國內並不是那麼受愛載 但在匈牙利卻非常受到歡迎
1867 她在布達被加冕為匈牙利皇后
此後不久 她生了她的第四個孩子瑪麗
這次她堅持要按自己的方式撫養這個孩子 她是sisi的愛女
但她跟夫婿的關係仍然不好 不久後 sisi就又開始四處旅行。
1889年 她唯一的兒子----30 歲的奧地利太子魯道夫自殺
sisi更加哀愁憂鬱
為了哀悼兒子 此後她終生穿著黑色衣服
1898年 sisi在日內瓦旅行時 被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盧切尼刺殺身亡
終究
擁有美貌與財富 也不必然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
sisi的丈夫法蘭茲.約瑟夫一世於1916年駕崩
由卡爾一世(Karl I, 法蘭茲 約瑟夫一世之姪孫輩)繼位為奧匈帝國的皇帝
1919年 末代皇帝卡爾一世流亡瑞士 奥地利議會宣布廢黜其皇位
至此
這個輝煌數百年的哈布斯堡王朝
終於 在奧地利的歷史中 落幕
-----------------------------------------------------------------------------
此次去維也納
參觀了許多歷史古蹟
內部無不金碧輝煌
比起我曾參觀過的其他歐洲宮城 更有過之
這些建物與藝術品 都見證了哈布斯堡家族曾有過的光耀歷史
雖然 權力版圖轉眼成空 尊榮奢華也終將盡付煙塵
但在歷史的長河中
哈布斯堡家族的榮光 閃耀如金
若有機會到維也納
請切勿錯過這些地方
尤其是熊布朗宮的Gloriette
在那裡 可以特別感受到 悠遠的寧靜之美
更多相關資訊
請看
熊布朗宮 http://www.schoenbrunn.at/en/
維也納藝術史美術館 http://www.khm.at/en/kunsthistorisches-museum
霍夫堡 http://www.hofburg-wien.at/en/